歐美學者談"天價續命"幹細胞療法:當心8年後長腫瘤
幹細胞因其再生能力被寄予“青春泉”式的魔幻期待,前段時間中國富豪遠赴烏克蘭幹細胞治療診所,一針60萬元求“續命”的新聞就生動演示了資本在此種神話下的瘋狂。歐美學者在7月9日至14日在法國圖盧茲舉行的歐洲科學開放論壇上對“掠奪性”的幹
細胞產業進行了討論。
美國維克森林大學生物倫理、健康與社會中心主任伊爾蒂斯和她的團隊在過去幾年內密切跟踪所謂的“幹細胞療法”造成的醫療事故,比如去年3名美國女性因眼球黃斑退行性病變,在眼球中註射干細胞後立刻失明。
她表示,之所以公眾沒有聽說更多的負面後果,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有些幹細胞治療的傷害會在很久後才顯現。一名美國癱瘓女子在脊柱附近注射嗅覺幹細胞,期待它們分化成新的神經元。八年後,她的癱瘓情況沒有改善,背部卻出現疼痛。醫生開刀後發現,她的脊柱附近長出了一團由鼻細胞組成的腫瘤。
第二,由於付費幹細胞治療領域的極端信息不透明、不對等問題,有些診所可能根本就沒有向患者體內註射干細胞。
第三,大部分付了“天價”診療費的患者會選擇隱瞞,“畢竟,你不想顯得自己錢多人傻。”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幹細胞療法是通過特殊的移植技術,將乾細胞移植到體內,代替那些正常或非正常死亡的細胞,從而恢復機體功能。
一些與視覺、骨骼相關的干細胞療法在部分國家獲得了批准,但整體來講,幹細胞療法的發展遠遠低於公眾的期待。人們對“青春泉”的熱情持續不減,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干細胞治療診所也源源不絕。
加拿大阿爾伯塔法律系教授考菲爾德對相關的輿論進行長期跟踪和分析,認為就美國的例子而言,存在精心組織的信息誤導現象。比如,一些幹細胞治療診所會在一些似是而非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或是利用名人效應進行營銷。
名人效應在美國的體育界尤其典型。考菲爾德接觸過NFL、NBA一些球員的治療師,他們表示會遇到一些上門推銷的干細胞診所。這些嘗試性的體驗項目隨後會被媒體描寫成常規治療。
這些發展遠遠超出監管法規的亂象,不僅破壞了正常的干細胞研究,也令受害者們的維權之路倍加困難。比如,發生失明事故的佛羅里達診所事實上是一家註冊在案的干細胞研究機構,伊爾蒂斯對他們完全違背醫學和科學倫理的操作進行了駁斥:“按照研究倫理,理應先在一隻眼睛試驗。他們直接在雙眼上註射,導致患者當場失明。”
“不要把這些掠奪性的診所能看作有操守的研究人員和醫療人員。”她說道。
伊爾蒂斯呼籲監管上的國際合作。就在中國的富豪遠赴烏克蘭、德國、澳大利亞“天價續命”的同時,無數絕望的美國患者也正奔向古巴、黎巴嫩、印度和中國。這些所謂的海外機構極易逃脫法律的製裁。比如,一名18個月的男嬰在德國杜塞爾多夫一家機構進行腦部幹細胞注射後死亡,該機構最終以搬離德國的方式輕鬆脫身。甚至,該機構在受到嚴密調查的同時依然進行了一例相同的腦部幹細胞注射,差點導致一名10歲男孩喪生。
“如果你身患不治之症,你會賭一把乾細胞療法嗎?”當現場觀眾問起這個問題,美國萊斯大學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的馬修簡單地回答道:“起碼我只會選擇那些免費的研究項目。”
(原標題:歐美學者談“天價續命”幹細胞療法:當心8年後長出腫瘤)
(責任編輯:戴麗麗_NN4994)